

相关作品
施琅详情
参演作品
个人资料
施琅电影作品
施琅电视剧作品
施琅个人资料
施琅(1621年—1696年),字尊侯,号琢公,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(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)人,祖籍河南固始,明末清初军事家,清朝初期重要将领。
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,1646年(顺治三年)随郑芝龙降清。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,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;1681年(康熙二十年)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,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,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。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康熙帝决定攻台,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、台湾。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。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、设府管理,力主保留台湾、守卫台湾。因功授靖海将军,封靖海侯。
1696年(康熙三十五年)施琅逝世,赐谥襄庄,赠太子少傅衔。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、黄氏合葬。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。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,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率军攻克台湾
归属清朝版图
1621“出生”:1621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(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)人。
1646“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”:1646年(顺治三年)随郑芝龙降清。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,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。
1681“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”:1681年(康熙二十年)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,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,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。
1682“康熙帝命施琅与姚启圣进取台湾”: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,加太子少保衔。康熙帝决定攻台,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、台湾。
1683“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”: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。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、设府管理,力主保留台湾、守卫台湾。因功授靖海将军,封靖海侯。
1696“去世赠太子少傅衔”:1696年(康熙三十五年)施琅逝世,赐谥襄庄,赠太子少傅衔。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、黄氏合葬。
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,1646年(顺治三年)随郑芝龙降清。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,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;1681年(康熙二十年)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,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,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。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康熙帝决定攻台,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、台湾。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。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、设府管理,力主保留台湾、守卫台湾。因功授靖海将军,封靖海侯。
1696年(康熙三十五年)施琅逝世,赐谥襄庄,赠太子少傅衔。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、黄氏合葬。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。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,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主要成就
率军攻克台湾
归属清朝版图
详细个人资料
1621“出生”:1621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(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)人。
1646“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”:1646年(顺治三年)随郑芝龙降清。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,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。
1681“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”:1681年(康熙二十年)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,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,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。
1682“康熙帝命施琅与姚启圣进取台湾”: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,加太子少保衔。康熙帝决定攻台,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、台湾。
1683“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”: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。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、设府管理,力主保留台湾、守卫台湾。因功授靖海将军,封靖海侯。
1696“去世赠太子少傅衔”:1696年(康熙三十五年)施琅逝世,赐谥襄庄,赠太子少傅衔。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、黄氏合葬。
施琅内容来源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