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46年冬天,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、支持下,对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。我军根据党的指示抽调一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发动群众,实行土地改革。年轻指挥员肖祥带领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来到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。肖祥仔细分析了局势,带领工作队揭露地主阴谋,并深入发动群众,与韩老六展开斗争。在工作队领导下,农民群众组织起来,像一场迅猛异常的暴风骤雨,摧毁了地主阶级的阴谋,实现土地改革的目标。随后,农民们积极生产,并踊跃报名参军。1947年的冬天,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反攻,元茂屯的青年人郭全海、刘桂兰与肖祥随大部队并肩前

站外搜索播放
详情介绍
导演的倾向性是无疑的,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后人留下材料。土改中流氓无产者表现出的极左危险在苏区就已经存在,但蒋樾用元宝村的案例做影像呈现也一样价值重大。据说背后还有孙立平百万字的调查材料。脸谱化的地主,脸谱化的无产者,作为政治手段而后变成政治正确的阶级仇恨。
——豆瓣影评:Solomon
划成分,讲立场,激发仇恨,煽风点火,趁人之危,利用人性之软弱、恐惧和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这是上承了太平军、义和团的实践经验,形成了自己的斗争技术,而下启反右、文革。一种凌驾于生命和人道之上的残忍斗争技术和统治权术。
——豆瓣影评:杨殳
非常喜欢口述历史的纪录片,以前总是只去阅读文革以了解文革,总是不理解文革,把建国前后的群众运动串起来后就豁然开朗了,没有阶级就创造阶级,发动群众并利用群众,运动失控,人性的恶就被运动放大,几代人活在恐惧之中,这样的人就容易被“神”操控,,至今这些运动得不到官方的反思,这才是我们害怕的
——豆瓣影评:海飞丝用户
为什么亲历的农民和干部之间的讲述总会有矛盾和出入?我想到了看贾樟柯《二十四城记》时看到过的一段话:“为什么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,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,没有批判,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。”
——豆瓣影评:轻狂难御晚秋风
跟着瓢虫映像看的。很有意思,多方视角
——豆瓣影评:嘻嘻白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