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选集播放
站外搜索播放
详情介绍
人終究是人,那管你的權力有多大,希特勒死得好,失敗後至少他保持了尊嚴,他選擇如何了斷生命,列寧得了的是「病」,生老病死,回歸到凡人,他也慢慢地等待死亡的到來
——豆瓣影评:何阿嵐
死亡纪事,供奉一尊将死的雕像。这个配音实在是太过硬朗,像是可以再活二十年的样子。
——豆瓣影评:刘浪
阴冷滤镜下刻意营造的单色影像,失色对应失去权力。光圈下的朦胧,显得不那么真实。压抑着的冲动,以及构图恰到好处的长镜头,都神似塔可夫斯基。只是叙事结构上还不那么流畅,与声音的配合也有欠缺。浮士德荣膺今年金狮,无限神往。
——豆瓣影评:麻麻睇
当红色退化为病态的深绿,如果我们将“死亡”定义为主体不再发挥任何象征效力之时 ,那么自影片开始,被索科洛夫“赤裸”(Disarmed)呈现在银幕前的列宁即已然死去,《遗忘列宁》以绵延呈现的,是一种返祖的过程,幻象中的母亲和真正掌握父权,父亲之名的斯大林,他让周围的人给他讲马克思的最后时日,这里可算是淫秽的,是他残存的菲勒斯。门缝中的眼睛,伴随着房门吱嘎的开关声,这是一种监狱叙事,台阶,走廊的封闭... 当红色退化为病态的深绿,如果我们将“死亡”定义为主体不再发挥任何象征效力之时 ,那么自影片开始,被索科洛夫“赤裸”(Disarmed)呈现在银幕前的列宁即已然死去,《遗忘列宁》以绵延呈现的,是一种返祖的过程,幻象中的母亲和真正掌握父权,父亲之名的斯大林,他让周围的人给他讲马克思的最后时日,这里可算是淫秽的,是他残存的菲勒斯。门缝中的眼睛,伴随着房门吱嘎的开关声,这是一种监狱叙事,台阶,走廊的封闭空间被这种可怖的目光重构为监狱或棺木,已死的未死者,与其说它是传记或诗电影,不如说它是表现主义的。
——豆瓣影评:墓岛GRAVELAND
回沪重温,炼出了更多味道 (reprise); Sokurov最艰涩的片子了……分四次才看完。但是Molech已经没什么印象了,还要重温比较一下(2008-06-21)
——豆瓣影评:Nightwing